若不是數年前寫旅遊書的緣故
至今我肯定不知怎麼稱呼它
當時因為報導台南安平看了許多資料
才知這類辟邪鎮宅的物件有個統一名稱──「厭勝物」
漫步在安平狹小的巷弄中
兩旁盡是老舊古樸的屋舍
見到各式各樣的厭勝物
沒想到在台北市街頭也見到它
霎時往日記憶隨即湧現
口中銜劍的獅頭表情兇猛
在我眼裡卻格外親切
為什麼會意外拍到這張照片?
原來,它的所在地即將被拆除夷平
金融大樓將取代遍地破舊的矮屋舍
今日台灣人滿口拼經濟、顧民生
彷彿活在世上只要有錢就好
自身多少文化深層內涵被保留傳承
似乎沒多少人在意....
●參考資料:看古物在說話 ←連結
意義: |
厭勝也就是「壓勝」。凡是能壓制或克服心中恐懼的東西就稱為「厭勝」。在傳統的中國社會中,人們對大自然瞭解有限,對未來徬徨而不可預知,因此心理上對天災或人禍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,便試圖以特殊的法事或物件來趨吉避凶,這是人們心理上無形的依靠。
厭勝物簡介: |
石敢當:這是民間最普遍,歷史最悠久的守護神。古人言:「石敢當,鎮百鬼,壓災殃,官吏福,百姓康…」,於是常將之設於對沖的路口、橋頭、村莊口…。由於功能不同,形狀大小不一,其上或再刻上符咒、獸牌、八卦、祈願文字等,以求增加法力。
照屏:又稱「照牆」、「照壁」,以短牆之形式,呈現屏風遮蔽的功能,是民間宅厝常見的避邪物,若屋宅犯了對上路口、電線竿或任何的不祥不悅之物,體積大的,即設照屏;體積小的,就改為較輕便的八卦、獸牌代替,希望將邪祟擋於門外。
平安符:又稱符咒,一般是指神明所下的命令由法師或道士施咒所畫。輕薄短小,張貼方便,故運用廣泛,窗口、床頭、川堂等處皆常見。
刀劍屏:功能一如照屏,多採木製,復於其上裝豎些兵器,擺立於正廳之外正前方,阻嚇邪魔入侵。兵器或為五枝,或為七枝。五枝的排列為:中為劍,次為刀,外為斧;七枝的排列為:中為劍,次為刀,再次為戟,最外為斧。
八卦:臺灣民宅中最常見的厭勝物。掛在門楣上的是用來驅邪除煞;懸於正樑上的則是用來安家鎮宅。民間之所以如此信仰,蓋因八卦相傳是三皇之一的伏羲得自河圖洛書的啟示繪製而成,乾坤之間猶如佈下天羅地網的形狀,可使鬼怪無所遁逃。
獸牌:可說是平面彩繪的劍獅。獅者,萬獸之王,威猛難敵,口中所銜為道家斬妖降魔的七星寶劍,顏色鮮艷,最具特色。通常懸於正門門楣之上,以示邪穢之物不得其門而入。
尺:鎮宅的「魯班尺」是蓋房子的準則,上面刻有吉凶的數字,民間相信只要避凶數,取吉數即可盡如人意。
風獅爺:在屋頂上安奉風獅爺,主要的目地是安宅祛禍。造型多為披戰甲、持弓矢的武士騎在威風凜凜的張口獅子上。此武士傳說為驍勇善戰的蚩尤。又因沿海漁村常有狂風肆虐,又有「虎行風」之緣起,便由黃飛虎或申公豹騎之以駕御風勢,成為另一種為村落保平安的風獅爺。 剪刀:在早期建築中,鐵剪刀有固定橫樑的作用,以防止在地震或風災中樑木與磚壁脫離而釀成巨災。後來建築方法進步,剪刀失去實質功能而被美化,仍保留祛禍解厄之意,又因「剪」與「家」的福佬話同音,故留置於宅內以示合家平安。 其他:厭勝之廣泛運用,不勝枚舉,除上述之外,因地理環境或人文環境之不同,尚有寶塔、葫蘆、字牌、門神、桃符、山海鎮、鏡符…等,作用不外乎驅邪納福,追求富貴長生。
結論:
厭勝的安置遍佈人們活動的各區域,除廟宇外,多安置在家宅內外和村落四週,除具安居鎮宅的意義,也顯示出國人以家族和村落為中心的社會價值觀。
厭勝之採用,是否為迷信?畢竟見仁見智。然無庸置疑的是在整個中華文化的精神層面上,它們提供了心理上的慰藉或安全感,這種以宗教的觀點來看大自然和社會中一些難以理解的現象,或許可以化解人們現實生活與理想之間的落差吧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