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天數:第八天
日期:2月22日(初五)
行程:參訪拉薩最大的寺廟──哲蚌寺。

寫這篇文章查資料時,意外看到這篇討論:西藏最大寺院哲蚌寺遭關閉!!
原來看似平和的氣氛,是經過整肅的。


距離拉薩市中心約10公理的哲蚌寺
並不在我們這次造訪的行程中
既然是西藏辜規模最大的寺院
怎能錯失?
在來西藏前,有一些畫面是我想拍的:
藏戲、喇嘛辯經、曬大佛、賽馬會…
可惜最後都沒能如願
除了辯經外,其他三者都是特定節慶才見的到
每年藏曆七月一日為「雪頓節」
「雪」在藏語中是酸奶的意思,「頓」則是宴會
通常在雪頓節這一天
哲蚌寺會將拿出珍藏的超大型唐卡
將其在後方山坡上展開,俗稱「曬大佛」
大概十年前
大安森林公園曾有類似活動
我還跑去湊熱鬧
不過當時對藏傳佛教懵懵懂懂
至今的記憶早已模糊殆盡…



山壁上佛像的右方有一大鐵架,就是雪頓節曬大佛的地方。



折蚌寺的規模比大昭寺大多了,藏人也是攜家帶眷前來。



哲蚌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(俗稱黃教)的重鎮,每個教派的建築風格個有特色。



西藏的寺廟很奇怪的一點,外觀都很大,但裡面卻窄的不得了,我們只能跟著人潮慢慢前進,參觀的興致都打壞了。



按規定哲蚌寺內未經允許不能拍照,可以拍照的佛殿會掛「相機票20元」,我看根本沒人在收,故技重施偷拍了幾張。



牆上整排玻璃櫃裡擺滿各式各樣的佛樣,老實說,幾天下來我還是看得霧煞煞咧



早上逛完大昭寺,緊接又來到哲蚌寺,在參觀佛殿時都要跟一堆藏人擠啊蹭的,我覺得好累,不太想待在裡面,乾脆拍拍外頭的風景。



這座是「果芒札倉」,外觀挺漂亮,但我實在懶得再走進去了。



由於哲蚌寺真的太大了,團員都走散,我跟幾個人在巷弄裡繞來繞去,一時找不到出路。



迷路也會有迷路亂逛的收穫,可以順便欣賞兩旁優雅古樸的房屋。



繞了好大一圈,我們才走回停車場。那時正值中午時刻,一家藏人在停車場找塊空地就圍坐下來野餐,後面還有綿羊想參一腳呢



《哲蚌寺小檔案

由於宗喀巴創立的格魯派教徒愈來愈多,宗喀巴的四弟子─降央曲結‧札西貝丹於1416年,在拉薩市西郊—格培烏孜山上建寺院。由於寺廟建築以白色外牆為主,隨山勢起伏而建,遠看就像很大的米堆一樣;而米堆在藏語裡面叫做哲蚌,遂取名哲蚌寺。建築面積約有25萬平方公尺, 鼎盛時期曾住有僧侶多達四萬人,現今卻只剩下3,500人,仍可堪稱面積最廣、僧人最多的寺院。

哲蚌寺的中心—措欽大殿內掛滿華麗的經幡幃幔,經堂中央供奉著一尊巨大、金光耀目、色慈眉莊嚴的文殊菩薩。後面的三世佛殿內塔形佛龕,供奉著過去佛、現在佛、未來佛以及他們各自的弟子;並有達賴二世、三世、四世等靈塔,這些靈塔總共使用14,800兩的白銀包裹而成,靈塔上還鑲嵌有各式光彩耀眼的珠寶,盡顯無比璀璨豪華。

從達賴二世到五世都曾在這裡住過。布達拉宮建造完成之前,這裡曾經是西藏政治權力的中心。直到布達拉宮擴建之後,五世達賴才從哲蚌寺搬到布達拉宮。

哲蚌寺是拉薩格魯派三大寺廟之一,每年的展佛吸引幾萬名國內外遊客和朝拜者。每年藏曆六月底七月初,是西藏拉薩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雪頓節。在藏語中,雪是酸奶子的意思,頓是宴的意思。雪頓節按藏語解釋,就是吃酸奶的節日。

雪頓節起源於西元11世紀中葉,在17世紀中葉,雪頓節演變為以藏戲會演為主的重要文化節日。近年來,雪頓節被賦予了時代的精神和內容,成為集文藝匯演、體育競技、招商引資、商品展銷、旅遊、健康休閒等為一體的盛大節日。

(以上資料節錄自:http://www.tibet-travel.com/c-Tibet-Sightseeing-Drepung.htm)
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大隻偉 的頭像
大隻偉

大隻偉的

大隻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