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多數人有去花蓮玩的經驗
卻不見得看過金針花海
花東縱谷著名的金針產地有三處:
六十石山(花蓮富里)、赤科山(花蓮玉里)、太麻里金針山(台東)
之所以多數人沒去過這三個地方的原因
第一是它產期很短,每年八月~九月底
第二是以上三處都位於偏僻的山區
從台九線上山大概都得再開個半小時車程
太麻里金針山多年前跟何董去過(請見時逢金針花開--2 )
赤科山我壓根沒去過,據說視野不怎麼開闊
這次到六十石山已經是第三回了
之前每次來都是匆匆拍完照就閃人(請見時逢金針花開--1 )
這次主辦單位別有用心讓我們漫遊
連同吃午餐在山上逗留了兩三小時
天氣很好又遇見許多自然的模特兒
狂按快門非常爽!


花東縱管處在這裡設置了許多景觀亭,通常遊客都會跑到最上面的「忘憂亭」,我們還沒看到金針花海,開車的大哥轉進一條岔路,他說「尖閣亭」的視野值得推薦。我們正身處在海岸山脈,照片中那塊平坦的田園景致,就是花東縱谷。



這張很有歐洲鄉村的感覺吧



來張金針花的特寫



這張是用魚眼鏡頭拍的,特地帶去拍金針花海。



橘黃鮮豔的金針花團錦簇,跟綠草形成強烈對比。



還有人專程上山來拍婚紗,攝影師看到我拿D200還跟我啦咧,蠻親切隨和的,後來才知道他們也是從台北來。



金針花又叫「忘憂草」,有人稱它是中國的母親節之花(就是外國的康乃馨啦);因為早上開花、晚上凋謝的緣故,又有「一日美人」之稱。



這位全身包的密不透風的大哥(或大姐?)正在採金針,正常要在它開花前就摘取,剛才看到大片黃橙橙的金針花海,是富里鄉農會為了推展觀光,花錢補助農民請他們不要採收,讓我們這些傻觀光客上山可以拍照留念。



這三個忙著採收金針的小孩大概十來歲上下,大概是暑假來這邊打工賺零用錢。



金針採收完全只能依靠人工摘取,無法用機器取代,據說他們的工資一天1200元,得從早做到晚,相當辛苦。他們身後揹的袋子,就是用來放置摘採下來的金針,採下來馬上往後面放,動作相當俐落。



採收後的金針得經過曝曬,成金針乾後才容易保存跟銷售。



中午在一家農莊享用金針風味餐,菜色很簡單,有關的包括清炒金針、香酥金針、金針燴醬瓜、金針烏骨雞湯....在其他地方很難有這麼多道跟金針有關的菜吧,但畢竟不是專業的餐廳,老實說沒有很好吃,但這簡單自然的風味,好像去鄉下農家作客般純樸,重點不在好不好吃,就是種體驗嘛~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大隻偉 的頭像
大隻偉

大隻偉的

大隻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