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大仙尪仔來到神壇前面
說來慚愧,從小到大住在這裡30年,從來沒聽過「保儀大夫」的神祗,
為了發這篇才特地上網找了一些資料,概略有粗淺認識,
可惜關於艋舺地區的資料幾乎沒有,反而在北投區公所的網站有堤到。
『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(略)
臺北幾個較富盛名的廟會,不論是神誕日的個別廟會,或是連續數個月各地接力迎神的地區系列式廟會,百餘年來一直是臺北民間信仰的重要軌跡。以在臺北盆地頗負盛名的「迎尪公祭典」為例,各地居民會依「年例」在農曆正、三、四、八、十月或農作播種時節,恭請「保儀大夫」等守護神到田園中巡視、祈求豐收,此一習俗至今存在於臺北市文山、北投、萬華、信義、大安及北臺灣各傳統聚落庄頭等地區。
民間信仰認為「尪公」即為中國唐代名仕張巡及許遠,據史料記載,這二位為勦平安史之亂,率兵死守睢陽城,因糧盡抓鼠捕雀維生,最後仍盡忠成仁,其忠義行為足為表率。因此,後人為感念其忠義行為,上奏皇帝追建「雙忠祠」祭祀。宋代更為嘉許其精神,詔封張巡為「保儀大夫」、許遠「保儀尊王」〈另有兩人尊稱互易之說〉,專司驅逐蟲害、保護禾苗之責,民間則以「大夫公」、「大使公」、「尪公帥」等稱之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(略)』
《以上節錄自 北投區公所文化行動曆(9)─高尪公回來北投〈1〉 》
此時旁邊的工作人員不斷燃放咻咻作響的蜂炮
大家應該都很熟悉的七爺、八爺
官將首擺出陣勢迎接
眼中散發銳利威武的目光
伴隨著咻咻的蜂炮聲,工作人員忙著將成疊長型紙條(不知是啥
)灑向天空,畫面很好看。

最後輪到官將首們登場。
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
